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低温冷却液循环泵养护细节

低温冷却液循环泵养护细节
更新时间:2025-08-04      阅读:159
  低温冷却液循环泵作为实验室精密温控的核心设备,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设备寿命。科学的养护可显著降低故障率、提升制冷效率,以下从日常巡检、周期维护、季节适配、应急处理四方面详解关键养护细节。
  一、日常巡检:预防性监控不可缺
  每日开机前需完成基础检查:①观察储液罐液位,确保冷却液(如乙二醇水溶液)处于标尺刻度范围内,不足时添加同型号介质,严禁混用不同配方液体;②查看管路接口、阀门及泵体密封处是否有渗漏痕迹,尤其关注高压软管老化开裂风险;③启动后听泵体运行声音,异常振动或异响可能预示轴承磨损或杂质堵塞;④确认温控仪表显示值与实际温度偏差≤±1℃,超差需校准传感器或检查加热/制冷模块。若设备配备报警功能,需测试高低温、低液位等警报是否正常触发。
  二、周期维护:按规程深度保养
  1. 月度保养:清理冷凝器翅片表面灰尘(可用软毛刷+吸尘器),避免积尘阻碍散热导致能效下降;拆卸进/出液口滤网,用清水冲洗并晾干后装回,防止颗粒物进入泵体磨损叶轮;检查电气线路接头是否松动,特别是频繁启停导致的端子氧化问题,必要时涂抹导电膏加固。
  2. 季度保养:排空旧冷却液并清洗系统——向储液罐注入清水循环30分钟,排净后重复2次以清除残留杂质;更换老化的O型圈、密封垫片(建议每半年一次),防止因硬化失去弹性引发泄漏;检测工作电流,若高于额定值10%以上,需排查系统阻力过大或电机负载异常。
  3. 年度大修:拆解泵头检查叶轮磨损情况,轻微划痕可用细砂纸打磨修复,严重变形则需更换;校验温控传感器精度(对比标准温度计),误差超过±0.5℃时应重新标定;对压缩机进行性能测试,包括吸气压力、排气温度等参数,确保制冷系统高效运行。
  三、季节适配: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
  夏季高温环境下,需增加冷凝器清洁频次(建议每周一次),并在设备周围保留30cm以上散热空间;冬季使用时,停机后应排空外部管路余液,防止冻结胀裂管道,若环境温度低于-10℃,可加装伴热带保温。对于长期闲置的设备(超过1个月),需放尽冷却液并用氮气吹扫管路,涂抹防锈油保护金属部件,存放于干燥通风处。
  四、应急处理:快速响应降损失
  遇突发故障时需冷静处置:①泵不启动时,优先检查电源开关、熔断器及急停按钮状态;②流量骤减可能是入口滤网堵塞,立即切换至备用滤网并清理;③漏液事故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,用吸液棉吸附地面液体,严禁直接用水冲洗电气元件。所有维修操作需记录在案,包括故障现象、处理措施及更换配件型号,为后续维保提供参考。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